分类目录归档:渊源

女神庙及堕胎婴灵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牛河梁上,人类第一次水源之争

雪白的羊群,在绿色的草原上滚动,如碧空中飘动的白云。

黄犬紧跟牧羊人四处游走,警惕着可能侵犯羊群的野兽。

成群的马匹,在草地上吃草嬉戏。偶尔遇到惊吓,便轰然奔驰,踏出雷鸣般的涛声,似钱塘大潮汹涌面去。

耕牛在田野里辛動耕作,它们成了人类最忠实的助手。

畜牧业在薰妤氏族高速发展,很快使其成为一个以游牧为主,兼及农业、雄居北方的强大氏族。

薰妤氏族的骑手们,时而伏在马背上疾驰,时而张弓搭箭,勇猛劲射;时而挥动着石刀石斧,劈砸削剁;时而有马队风尘仆ト而来。有马背挂着、马后牵着各色猎物,满载而归…

自从圣母号召全族加强骑射和阵法训练以后,族人本领突飞猛进,精神倍增,生龙活虎,生产力迅速发展。圣母对氏族的强盛欣慰有加。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牛河梁——起伏黄土育苍生

薰妤氏族有了牛河梁这方美丽富饶的天地,加上饲养业、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氏族人口的生殖繁育能力。但当时人类对生育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尚处于自然生育,自然存活,自然成长阶段。因而,生育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成活率并不是十分理想。人们还只是把生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本能,而成活与否只能系听天命,所以定居之初人口增长速度还不是很快。玉猪龙婴儿的雏形确定,也可能是成型于这个时期,并且人们已经开始扣猪龙、度婴灵也未曾可知。

由于丧葬制度的出现,圣母对人口的存活状况引起了重视。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她逐渐发现一些问题。她认为影响氏族人口存活率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生育保护不够。孕妇照样与正常男女一起猎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而造成早产或随处生产,很难保证成活;第二、生育方式仍处于野蛮状态、随意咬断或扯断脐带对母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第三、因难产和生育保护不当,很容易造成母子双亡。不解决这些问题,氏族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圣母将自已的担忧告诉了大女儿薰甲,薰甲也早有同感。因为这是关于民族发展的大事,于是圣母将生育管理权交给了薰甲。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最早的史前神殿遗址——女神庙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的交界处,东经119°30′,北纬41°20′。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

该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确是中华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

第一地点女神庙遗址位于牛河梁主梁顶部,海拔631.1米,庙的平面呈窄长形状,南北最长22米,东西最窄处2米,最宽处9米,方向南偏西20°。庙分主体和单体两个单元。主体部分为多室相连。主室为圆形,左右各一圆形侧室。北部为一长方形室,南部从平面看为二圆形室,并与一东西横置的长方形室相连。庙的主体部分为七室相连的布局,南北总长18.4米。主体部分以南横置一单室,长6米,最宽2.65米,主室与南单室间隔2.05米。目前牛河梁遗址对外开放两处遗址点:女神庙遗址、祭坛和积石冢遗址。14585517936042005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人类丧葬的雏形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苍然斑驳的古松,枝梢处已泛出鹅黄;杨柳枝头,吐出了些许嫩芽;榆树上已布满了含苞待放的榆钱;地下的小草,在枯黄的败叶中冒出了略有紫红色的毛尖。空气中荡漾着温馨。草甸子里的水塘开始解冻,还留有少许的冰棱,在春日下闪光;山涧中的冰瘤,已开始淌水。躲了冬的野兔、山雀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动物,跳跃叽喳,穿梭爬行……眼前的一切,都毫不掩饰地传递着春天的气息,都在骄慠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此时,以牛河梁为中心的薰妤氏族,人口日益增加,氏族的居所已大大延伸。向北已跨过了老哈河,向南发展到大凌河两岸,方圆八百里的山林里、河畔上都布满了氏族的草棚。还有的小氏族已开始兴建木制结构的半地下草屋。人类的居住条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自从有了麻绳以后,人们又多了一种捕获动物的手段,那就是用绳子可以套住那些行动比较缓慢的食草性动物,可以连牵带打地将它们活捉回来,牷在树上,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将它们棒杀食用。但有些动物吃断或挣脱绳索选跑的也时有发生。像野野猪,虽属食草类动物,但它的尖牙利齿,很容易将绳索咬断。所以,这些能咬断绳索的动物,为了防止其逃跑,便成了人们最先食用的动物。由于猎到的活动物越来越多,每株大树上都可能拴上几只,它们要吃草,还得有人看管喂养。于是,圣母找来大儿子春,让他带领一些氏族专门负责看管和喂养动物。21541368173902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为什么要超度婴灵?

人死之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科学称之“物质守恒”,宗教谓之“灵魂”。所以我们才要举办葬礼、选择安葬场所、祭日里超度亡灵,每个民族都由此衍生了底蕴深厚的丧葬文化。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已经是我们情感生活的一部分。

胎儿(包括未成形的胚胎)也是生命,无论因何种缘由中止了这个小生命,也需要用心去超度,以助其超脱往生。这也是我们所企盼的“逝者安宁,生者慰藉”。

2wm

 

 

 

 

相关阅读:

· 从宗教角度看为什么要超度婴灵?

 

超度婴灵

解密红山女神扣猪龙超度婴灵的现实意义——第八届国际生命文化论坛专家选题 (ISDN文献编号-2003-32564)

“度婴灵 积阴德 女神庙 扣猪龙”是流传千古的民谣,通过扣猪龙的方式超度堕胎婴灵已经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笔者一直坚持存在即合理,我们应当用科学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古老文化的历史沉淀。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以及对老百姓生活生产的积极作用。微信图片_20180718105053

古老墙绘上的红山女神形象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弓箭、皮衣、麻衣——相继问世

金色的秋天。

秋风习习,吹拂着牛河梁上的古松,发出深沉幽远的鸣叫。山上和草甸子上的草,已由嫩绿、碧绿变得苍老成熟了许多。一些些不知名的早熟植物,已经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野花,依然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但那已是秋天的花卉,与春夏之花比较,又是另一番景象。不同的花在不同季节开放已是定律。秋天,自是果实和秋花交相辉映的季节,带给人们的同样是风情万种。花的娇艳,草的风流。

在秋花野草丛中,薰妤圣母试用茅草编织的衣服已经成形。特别是制服猪龙以后,猪山背上又细又长,类似女人长发般的茅草,为她提供了成功的条件。这种茅草编织的衣服,已经不是将茅草连缀在一起、类似蓑衣那种衣服了,而是将细柔的茅草叶,一根一根地纵横編织起来的又细又薄的草编衣服,类似今天的平纹布。按照上衣、下裙的形状编成几片,然后连缀起来穿在身上。茅草由湿变干由青变黄,给这种衣服带来天然的变化,只是干燥易拆需要经常用水浸一浸保持一定的湿度。

圣母的成功,为女人们提供了效仿的条件,她们自己动手,争相编织,穿在身上,成为美的象征,也是女人们工技巧的一种展示。

不过这种草编衣服,对于经常出去狩猎的男人们是不大适用的,不仅身体受约束,而且钻山越岭,过河穿林,用不了一两天便损坏了。所以这种草衣,只能是女人们遮体和装饰性的衣服。不过,它的出现,足以证明人类不断追求文明、进步的不懈努力。女人,果然是天生追求美的生物。OLYMPUS DIGITAL CAMERA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圣母祭天——华夏大地首次祭祀大典

薰妤圣母,自梦建祭坛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天。

这一天是五千五百年以前的某年九月十五日。

传说,每年的九月十五日,是娲皇的生日。这一点已被娲皇的后裔,世间善男信女们所认可,一直流传至今。也是因此,人们把去红山书院扣猪龙度婴灵,积阴德的日期定在了每月十五,一表达人们的情感。我想,这一天肯定不是象常人一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那一天;这一天,应当是天怀海孕,日精月华,解除羁绊,脱离瀚海,登上彼岸,步入人间的那一天。

所以,这一天成为薰妤氏族最为重要的一天,最为神圣的一天,也是最值得虔诚水记的一天。

所以,圣母决定在娲皇生日这天,举行人类有生以来最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谢皇天后土赐给人类的森林、草地、圣水、美食和人间万物;以谢娲皇的造物、教养之恩;以谢娲皇发现的这一宇宙之间一一世界东方的新大陆、以谢她赐予薰妤氏族这一方富饶的热土。

这一天,牛河梁的天空格外明净,一轮轮艳阳骄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带着激情、喜乐和温温柔,把山河大地照耀的活泼泼,暖洋洋,氤氲氲,亮堂堂,如如翡翠一样的圣士,似金子一般的世界。14585517936042005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牛河梁上,人类的第一声乐响——笙篁问世

安定的生活环境,足以给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造机遇和广阔空间。和平与发展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这一点也早已为古人类的历史所证明。

薰妤氏族在美丽富饶的东北过上定居生活以后,仅二十几年间,人类的创造力便得到了充分的的展示和发挥,完威了许多标炳千秋的伟大业绩。波澜壮阔的制陶业,揭开了人类五千年陶文化的沸点;雄伟壮观的祭坛的出现,早于埃及金字塔上千年,而成为宗教祭把文化的先声;大型人物泥塑的成功,成为史前雕塑文化的尖端。此后还有许许多多惊人的壮举,成为人类文明的先河。而这些,依然不是牛河梁女神庙带给我们的全部,人们扣猪龙度婴灵,积阴德的膜拜之情,也远远不止这些。

且说薰妤圣母指导氏族,建成了大型祭坛,完成了陶鼎和塑像制造,增加了整个氏族的成就感。但是在她心目中,仍有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压在心头,不做不快。那就是梦中那些让她怿动的靡靡天籁之音,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春夏之交,孩子们可以拧下杨柳枝条的外皮,做成确子,成为顽皮孩子们的乐器。它们可以是长短不一,粗细不等,也可以在上面挖出孔来,实现音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但那是季节性的,而且干燥后就会变形、开裂裂,况且它的声音并不美。看来梦中的乐器绝不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微信图片_20180718105053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祭祀——人类文明的曙光

牛河梁上的丰美、富饶、安定、和祥和,使薰妤氏族得到了良好的繁衍生息。二十多年过去了,氏族已由最初的不足一千五百人,迅速发展到三万多人。氏族的迅速扩大,居住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以牛河梁为中心,已分别向两翼廊。

西北和东南延伸了上百里,形成了承托氏族的百里长白天,森林中浓烟缕缕,百里烟岚,袅袅上浮;夜晚,火光点点,如百里华灯,繁星灼灼;河边女人的嬉笑声,林间男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形成一支支美妙的交响。薰妤圣母目睹氏族的发展壮大,心情十分愉悦。她心目中的发展蓝图,更高、更远、更阔。一桩桩设计、规划在心头萌动、涌动、燥动。她非常感谢苍天和大地的付出,也非常感谢娲皇的赐予。感谢之余,便想用一种方式表达或祭祀。这一想法长时间地索绕在她的心头。她不断地生出些设想、方案,都觉得不够成熟,尚欠完美。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夜里,她正痴痴痴地思考着,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恍惚间,她仿佛听到洞外传来呼唤:“妤儿,你出来看看。”圣母听出了这是娲皇的声音,是她熟悉而又盼望已久的声音。她连忙起身走出洞府,喊了一声声“老母”!便想扑过去,她要拥抱母亲,亲吻母亲。可是洞外一片光明,并没有娲皇的影子。她连忙四顾逡巡,的确没有。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远处,只发现山梁的西南面有一片红光,直射天宇。红光中隐隐约约有一高大建筑物,她从来没有见过,便简直奔了过去。待她渐渐走近时,才看清那是一座足有三丈多高的圆台。巍峨耸立,高不可攀。她围绕高台转了一圈,才看见高台北边一阶一阶的梯路。她没有多想,便沿着梯路很方便地登上了高台。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玉猪龙的由来

自从圣母炼制出金镖刀带在身上以后,立即引起族人们的羨慕。特别是女人们,羡幕之余,便开始仿制起来。她们纷纷就地取材,有的将一块好看的石片磨出孔来带在腰间,挂在颈上。也有的把兽骨磨成各种形状,甚至将成块好看的骨头直接拴起来带在身上。这些饰物有圆的,有方的,有扁的,有长的,红的,绿的,白的,黄的,五花八门,奇形怪状。也许人类佩带饰物的习俗便是由此产生,而且愈演愈烈的。

一天,圣母正在精心地把选来的长而细的茅草编织起来,很像一片蜘蛛网。要说圣母还真是受到蜘蛛网的启发,但她编织的远比蜘蛛网要密的多。她将这个网套在脖子上试了试,感觉合适,便继续琢磨下面如何编法。这时,有几个出去猎食的族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他们告诉圣母,前面那条尖脊的山梁是一个怪物。

龙图腾从胚胎演变的路径

龙图腾从胚胎演变的路径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牛河梁——人类历史上惊现彩陶

牛河梁上,除了“圣母洞”是天然树洞形成的居所外,其余全是茅草连树造成的“窝离棚”。一处连一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每个窝棚居住的人数也不相等,有三五人的,也有十几人的,完全是人们随心所欲,因势而建。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们,当然要和母亲住在一起,也只有女人才有固定的居所。而那些成年男人们,猎归来,是随便哪个窝棚都可以居住的。并不在乎哪个窝棚是他们亲手建的,也无所谓由哪些女人居住。每个居住着成年女人的窝棚内,只要有一席之地,男人们便可以随时安住。当然,他们是严格地遵守着娲皇的婚姻规定的,同母所生的兄妹是绝对不可以通婚的。这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大进步。

让我们再来理顺一下当时婚姻制度的发展轨迹:开始女娲造人的时候,人们的年龄差不多,所以男女均可通婚;待她们有了子女,子女又有了子女,便发展到同辈男女方可通婚;第三步发展到同母所生的男女不得通婚;第四步只有家族之间的同辈男女方可通婚。婚姻制度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由血缘家族,步入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在牛河梁定居下来之后,这种母系氏族的婚姻关系,也更加严格和明确。没有人会想到去违背娲皇和圣母之命。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牛河梁的由来

女妤制服了牛王,人们便沿着牛河北岸暂时居住下来。她们准备享受一下这里的肥美生活再定行止。

牛儿河的水,已经失去最初的汹涌,清澈见底,淙淙地流淌,在阳光下泛着涟漪。从远处倾听,流水带着“哞儿哞儿”的响声向东流去。像一群温顺的少女哼唱着情歌。

盛夏很快就降临了,连降大雨,牛河涨水,淹了人们的驻地。人们不得已离开这里,寻找来时的去路。

女妤估计,她们是向东南走过来的,从这里直接向东北走,即省时,又容易找到那两行红草的标记,于是她带上人们出发了。果然不出所略,走了两天,红草标记便出现了。她们又开始沿着标记继续向东进发。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雾锁红山

前面,果然是山林。
山上挺拔高大的松柏、云杉,亭亭玉立,一株挨着株,给人一种壮观、豪迈的印象。林间草地上绿草茵茵,像为山坡披上了绿毯。草丛里开着娇巧玲珑的小花,五颜六色,千娇百媚。不同的鸟叫声,婉转悠扬,在林间唱和,沁心悦耳。一切仿佛都在告诉人们,她们已经走出草原,进入山区,重新回到山林的怀抱。

见到久违了的森林,人们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有的爬上树去掏鸟窝,有的攀上枝头摘野果,有的攀岩绕树追野免,有的循着叫声去寻鸟,想知道是一只什么鸟有这样动听的歌喉。当然,更多的女人总是忘不了欢天喜地的去采花。而男人们则张开四肢,仰卧在树荫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着林间的凉爽和草木的馨香……人类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恢复,也得到了释放。

当然,这里还仅仅是山地林海的边缘,并不是她们理想中的驻地。但是,长期脱离山林给人们带来的枯和乏味,使她们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亲近和贪梦。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草原篝火

女妤氏族担心沙漠风雨无常,再遇到麻烦,便不敢停留,伴着雨后清爽急急出发了。

有人边走边饮用着方才接到的雨水,真是天赐的“琼浆玉液”呀。

其实她们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在此后的日子里,虽然接连下了几场雨,但再没有发生沙尘天气。越往前走,沙地也越来越硬朗,还不时看到一从一从的绿色。草从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终于连成了一片。她们实际上已经离开了沙漠。

眼前是无边的瑞草奇花,一派“草长鹰飞碧连天”的景色。好景迷人,让人们很快地忘却了沙漠的艰险,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开始互相追逐嬉戏,采撷着五颠六色的野花,兴奋地闻着花香,或插上头顶,堆成一个大花篮……

越往前走,土地越湿润,花草也越旺盛,积水增多。草从之间的水里,经常看见各种各样的小鱼儿、泥鳅和像蝗虫一般密集的青蛙。人们边走边提这些水中生物,来不及煮食,就就干脆生吞活剥。再往草地里面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不断有人陷进水里,甚至越陷越深。其他人前去拉扯,也被陷下去不能自拔,最终竟被茫茫的茸地昋逝先前的高兴劲儿早已荡然无存,人们被这吃人的草地吓得肉蹰不前,莫衷一是。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一支——沙漠惊魂

骊山的上空,一碧如洗;群山肃立,熠熠生辉。树木格外葱翠,鸟鸣分外动听。蝴蝶依旧在草丛上翩翩起舞,蜜蜂依旧在花蕊嚶嚶哼唱,鹊雀仍然在枝头喳喳跳跃,雄鹰仍然在长空展翼盘旋。百兽匆匆时隐时现,溪流缓缓呜咽流淌,汇成了大自然的交响曲、人间百态的风景画。它们似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人类将发生的重大变化。

除了五弟子女戎,女娲的其它九个弟子,都在本氏族内作着整装待发的准备。她们所要带的家当,无非是些木棒、陶碗、陶釜等随时应用之物。

女娲与五弟子女戎,带领留下来的氏族成员,早早地等在迁徙的人们必经的山路旁边。每个人的内心都百感交集,一种留的不舍,走的不忍的酸楚素绕心头…

经过山路的每个氏族,都与女娲含泪话别,氏族成员之间,也都在互话别情。然后一队接一队地走出山口,逐渐分成九股人流,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的分布方圆——人类第一次分封大迁徙(三)

由于时代变迁,雨水冲刷,人类改造,牛河梁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有的旧貌早已不复存在。女娲造人那个水塘的位置,是不是今天的富山乡涝泥塘子村,已不可考。不过有其名,必有其因,也不必过于深究了。不过,在这里却为“女娲捏土造人”找到了实物依据。

就这样,人类在牛河梁又生活了许多年。这期间女娲又教会了人们擦木取火,结草为屋,打猎取食等许多简单的本领,人类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

突然有一天,人类发现水火雷电汹汹而来,浊浪滔天。这凶猛的水火源于何处?人们惊恐地放眼搜寻,终于发现西方的天空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破洞,洪水不断地倾而下,大地也出现了裂痕,洪水乱窜。天空和大地一片昏暗,寒气通人。高山和大地不断滩塌,乱石滚滚,轰隆隆隆的响声惊天动地,大有吞没地球之势。女娲身边的人不断被冻死或淹没。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不知如何应对。还是女娲娴迅速把人们带到牛河梁北面的巨石山上,以其坚固减少损失,又燃起篝火,抵御严寒,总算安定下来。

安顿好大家,女娲当即施展其飞行本能,向出事的地方查询过去,没多久便查明了原因: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造人(二)

很快,她就远离了那片惨遭雷火袭击而失去光泽的焦土。眼前又是一番青松滴翠,柳暗花明。她终于又找到处燕雀争鸣、狼奔狐走的地方停下来。

这里芳草葳蕤,花树野果,随手可摘,苦辣酸甜,任其选食,但却没有久违了的熟兽肉。她回味着,企盼再来一场大火,为她送来美味。但是大火最终却没有发生,她很感有些失望。随手拿起身边散落的两根树棍,百无聊赖地搓擦起来。树皮搓掉了,疤节也很快磨平了,光滑闪亮。她用手一摸,滑润中却透着热力,这让她想到了火。于是她更用力地磨擦起来,时间不长便闻到了木棍上的焦糊气味。她很高兴,搓擦的速度不断加快。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木棍磨擦部分开始发黑目烟。到了第九天,木棍的一部分已变成了火炭,被风一-吹还燃起了火苗,引燃了身边厚厚的腐草枯叶。“火!”她高兴地叫起来,连忙拾来干柴落木,生起了一堆火。也许这就是人类自己燃起的第一堆篝火。

有了盼望已久的火,她便想到捉一些鸟免等小动物来烧食,终于又吃到了她想吃的野味。由小到大,她学会了用木棒追打那些较大的兽类。这样一来,又赶走了动物,鸟兽们逐渐远她而去。孤独独和寂寞又重新回到她的身边。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

女娲诞生(一)

迄今为止,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从何而来,怎么形成的,尚无完整科学的解答。只能任由幻想家、神话家考古家们去作那些千奇百怪的猜想或者推演:

据说在千百万年以前,有一位叫盘古的半人半兽的老人,一直在水天不分的空中游来荡去。让他感到空旷虚无无依无靠。他一直想寻找一个落脚停留的地方,却却始终无法找到。无奈之下,只得舍身一试:他将身体一紧,缩作团,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球。让呼吸变成风云,双目变成日月,血汗化作江河湖海,毛发变为森林花草,凸四不平的肌肉化作沟壑、山岳、阔野、平川……于是便有了今天人们赖以生存的姿态万千的地球。万物开始在地球上生长;河海孕育着水藻、鱼虾;森林里演生着猿蛇虎兔;天空中飞翔着恐龙、凤鸟……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人类出现。
不知又经过几多万年的进化演变,也许是海,也许是蜉游,也许是龙鸟,也许是猿,总之,大自然终于育出一个人来。

大约是在今天的太平洋黄海区西岸。有一天,平静的海面上,突然涌起一丛七彩浪花。浪花跃向,离海岸越来越近,最后神奇般地露出一个女人的头而来。透过七彩光环,我们看到她面皮乳白,凤风眉杏限,樱嘴桃腮,满头黑发……那情景简直就是一幅“仙女溶海”图。

她慢慢地靠近岸边,攀上一块平坦、光滑的巨石,当笼罩她的七彩华光渐渐退去时,终于暴露了她健壮的身材,优美的线条,高耸的乳房,修长的双腿。两臂过膝,十指尖尖。肤如乳酪,双目炯炯,怯生生地审视着眼前的一切。她感到这个世界似曾相识,又很陌生。 继续阅读

超度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