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女神庙大揭秘

1983年,考古学者在牛河梁主梁的北山顶发现了一座庙堂遗址,这座庙堂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构成,多室在北边为主体建筑,单室在南边为附属建筑。

这座庙堂供奉的是谁?由于当时的科考技术不足,当年只对女神庙进行了局部试掘,之后掩上黄土,一直保护至今。

试掘时,女神庙出土了红陶彩绘的壁画和祭器残块,以及泥塑的熊爪、鹰爪和鸟翅。最令世人震惊的是在庙西侧发现了许多人物塑像的残块,包括头、肩、臂、手、乳房等器官。

显然这些是女人像的残块。这些残块分属于6个个体,他们形体有大有小,或张开手臂,或曲肘握拳,但都盘膝坐着。

这其中,有一尊和真人大小相当的彩塑女神像。她的肢体虽已残碎,头部也缺了半边耳朵,但整个面部表情却依然生动。

她的眼睛是用5片淡青色圆饼石做成的,看起来极富生命力。从头型上看,这个女神眉骨、颧骨显得很高,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很相似。

在女神上臂的空腔里,人们发现了一些被火焚烧的灰渣,据专家推测,这些灰渣很可能是人骨渣。因此牛河梁女神像很有可能是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依据塑造出来的。于是人们将这座庙堂称之为“女神庙”。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女神庙呢?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古人重传统、重子孙后嗣的生存观。红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时代文化,在这一时期建女神庙应该不仅仅是对“母祖”的崇拜,更应该是对子孙永续、生生不息的一种崇拜。

同时人们又有这样的疑问,这个女神是谁?各路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始终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这个女神或许就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

在中国远古神话中,有一位用黄土造人、用五色石补天的女娲娘娘,几千年来,她被奉为华夏始祖。

但历史上是否真有“女娲”其人,人们又是从何时起开始崇拜她的,一直是个谜。直到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的发现,有学者认为其中的女神就应当是“女娲”,古人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女娲崇拜”。

古籍中记载,女娲的第一大功劳就是“搏黄土做人”。人们发现牛河梁彩塑女神上臂的空腔里,有被火焚烧的灰渣。

据专家推测,这些灰渣很可能是人骨渣,这一现象与古籍中的记载惊人的相似,当时的人就是以此来塑造该雕像的。

女娲的第二功劳就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在距红山女神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用人工夯筑而成。

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在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相似。

这些“金字塔”似的建筑物周围,到处散布着“之”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铜坩埚片。那么牛河梁大金字塔顶炼红铜的遗址,是否就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的地方?

考古工作者在对围绕大金字塔周围的小金字塔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了大批玉器。在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一具男性骨架,死者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

另一座积石冢也发现了伴有20余件玉器,死者的胸部也佩置一碧绿色玉龟。但奇怪的是,这两座积石冢中出土的玉龟均无头无尾无足,浑然一体。

联想到古籍记载,说女娲补天时“断龟足以立四极”,那么这个无头无尾无足的玉龟是否就是女娲神话中的玉龟?

但我国著名考古专家苏秉奇先生认为,玉龟可能是当时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崇拜物或保护神。

另有专家考证,辽宁、吉林两省一带农村的民俗现在仍很流行龟崇拜,男女青年结婚时,房顶上都要贴一幅四龟相交的大团花式图案剪纸。当地自古便有“度婴灵 积阴德 女神庙 扣猪龙”的民谣口口相传,也为专家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佐证。

由于当时的技术不足,只对女神庙进行了局部试掘,因此这些谜团还无法解释清楚。我们只有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研究来解开这一谜团了。

超度婴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