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天。
秋风习习,吹拂着牛河梁上的古松,发出深沉幽远的鸣叫。山上和草甸子上的草,已由嫩绿、碧绿变得苍老成熟了许多。一些些不知名的早熟植物,已经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野花,依然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但那已是秋天的花卉,与春夏之花比较,又是另一番景象。不同的花在不同季节开放已是定律。秋天,自是果实和秋花交相辉映的季节,带给人们的同样是风情万种。花的娇艳,草的风流。
在秋花野草丛中,薰妤圣母试用茅草编织的衣服已经成形。特别是制服猪龙以后,猪山背上又细又长,类似女人长发般的茅草,为她提供了成功的条件。这种茅草编织的衣服,已经不是将茅草连缀在一起、类似蓑衣那种衣服了,而是将细柔的茅草叶,一根一根地纵横編织起来的又细又薄的草编衣服,类似今天的平纹布。按照上衣、下裙的形状编成几片,然后连缀起来穿在身上。茅草由湿变干由青变黄,给这种衣服带来天然的变化,只是干燥易拆需要经常用水浸一浸保持一定的湿度。
圣母的成功,为女人们提供了效仿的条件,她们自己动手,争相编织,穿在身上,成为美的象征,也是女人们工技巧的一种展示。
不过这种草编衣服,对于经常出去狩猎的男人们是不大适用的,不仅身体受约束,而且钻山越岭,过河穿林,用不了一两天便损坏了。所以这种草衣,只能是女人们遮体和装饰性的衣服。不过,它的出现,足以证明人类不断追求文明、进步的不懈努力。女人,果然是天生追求美的生物。
一场秋雨一场寒。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圣母又带领族内的女人们开始琢磨冬衣的事情了。总不能穿那种茅草蓑衣裹体,行动不能御寒,御寒又不能行动。于是她们们想到了扔在草地上的各种零碎兽皮。因为当时人们打来野兽,都是肢解后再扯下毛皮,所以,那些毛皮都是大小不等的碎块。而且被风吹日晒后都翻卷着,很硬;用水泡一下,平软了,但干还是硬的。几经试验,人们采取先水泡,再用石块磨去皮里面的油质,终于使这些皮块变软了,毛质也干净理顺了。但这些碎块,只能连缀在一起,才能成为衣服,用什么连在一起又成了问题。草衣可以用草茎串连起来,而毛皮与草茎性质不同,穿在一起韧度不相称,一动很容易折断。
氏族的女人们是聪明的。她们东寻西找反复试验,找些韧性比较好的树皮和植物的外皮,用手捻成细一些的绳索,这种绳索就结实多了。然后她们把兽皮的周围磨出孔洞,或割出小口子,再用草皮穿起来。但兽皮零散,块数多,磨洞割口儿非常费工夫。
一天,圣母的小女儿薰庚,发现一根兽骨棒儿,经过风吹日晒雨淋,裂裂开了几道缝儿。她便用石块砸开,发现骨头的茬儿又尖又硬,很锋利,可以穿透兽皮。于是她选了一块细长的骨篾在石头上磨起来,磨成了细细的圆圆的尖尖的长长的骨针,还在尾部磨出一个小孔儿。她试着将绳索穿进小孔儿,用尖头刺破兽皮,带动绳索将毛皮穿起来,这样就不必在兽皮上磨孔,缝起来速度大大加快。她把自己的骨针拿给圣母看,圣母很高兴,直夸小女儿聪明。由此人们开始争相磨制骨针,有了骨针,做成兽皮连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柔软、暖和、结实,而且男人女人都可以穿用。
此后,毛皮便成了人类缝制冬衣的主要原料,甚至夏秋季节也可以作为头上、腕上的装饰品。为了减少毛皮连结的块数,人们打来野兽以后,不再先肢解后去皮了,而是先用石刀扒下动物的毛皮,再肢解肉体煮食,不仅肉食千净很多,而且成张的毛皮经过适当裁制便可缝合成衣服、皮靴等。确是两全齐美。人类第一次学会了以兽皮护脚。
这些看似是小事儿,但在人类的历史上,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特别是骨针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大提高,由此引发了人类生活的一系列变革。
一天,圣母正在圣母洞前的草地上裁制一件毛皮衣服,她选取了狐皮、虎皮、狼皮等,裁成大小不同形状的皮块对皮毛的颜色、花纹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增加了衣服的变化,格外好看。人们都赞不绝口,争相欣赏,爱不释手。
正在这时,从附近的树林里传来一阵阵喧哗吵同声,而且噪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就见薰丁的四儿子丁冬,提着一只白色的大鸟走出树林,直朝圣母洞走来,后面和身边跟了一群人,吵吵嚷嚷,议论风生。圣母和她身边的女人们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都奇怪地望着争吵而来的人群。
这群人前呼后拥地来到圣母面前,丁冬放下手中的大雁,人们都感到很意外。以前人们很少能打到鸟类,因为鸟会飞,人们手中的木棒够不到。用石块打,准确性也差了许多,只是偶尔碰上。所以,人类猎食鸟类的机会非常小。能打住大雁,的确十分少见。仔细一看,大雁的胸部还插着一根细细的竹棍儿。显然,如果是从雁窝捉住的,没有必要再给它插上一根竹棍儿儿。不少人争相追问着原因,跟来的人七嘴八舌,抢着介绍打住大雁的经过。
圣母仔细分辨着众人的议论,终于明白了原委,也看到了丁冬手里拿着的射雁器具。听说大雁是用丁冬手中的弓射下来的,人们都轰的一下把目光投向丁冬手中的弓,感到惊讶和神奇。
原来,丁冬受到熊猫压弯竹子吃竹叶和竹树将他手中的木棒弹上天空打住大鸟的启发,一直在琢磨利用竹子的弹性弹动石块或木棒。他开始将劈开的粗竹篾插在地上仿照生长在地下的竹子,手持木棒或石块,将竹篾压弯,一松手木棒和石块便飞了出去,比用手投起来远多了,这让他很高兴,但准确性不行。为解决准确性问题,他费了不少心思,最后受到母亲用树皮绳索连缀毛皮的启发,便用树皮绳索将竹篾两端连起来,弯成一个弓形,用来打石块。但还是有问题是弓形竹篾容易挡住石块,打不出去;二是树皮绳不结实,用力大了容易断,用力小了打不远。于是他改用发射细竹杆儿,竹杆儿超过弓背,就可以发射出去,而且依靠弓背为依托,也提高了发射的准确性。但绳索不结实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于是丁冬便开始寻找比树皮更结实的东西来代替。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弓绳。
正当他左寻右找之时,突然发现了一块泡在水里的野牛皮,他顺手拉出水来,拉一拉,有弹性也有韧性。于是他用石刀铲去牛毛,再割成一条一条的,将其拧成绳状,拉成一个弓形,用力一拉,皮绳未断,竹篾又断了。所以他又换了宽一些的竹篾弯起来,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达到了弓绳的统一,他用力一拉一射,可以发射出去五六十米,他高兴极了,开始左右瞄准,正好发现一只兔子蹲在草从里吃草,随手照准兔子一拉,箭杆窜了出去,打在兔子身上,把兔子一下打翻了。他们以为射中了,便奔了过去。可是还没等人们接近免子,那兔子翻个身儿又跑了。大家商量,决定将箭杆的一头磨的尖尖的,达到穿透动物的身体。就在这时,一群大雁正从头顶上飞过,飞的很低,于是丁冬瞄准其中的一只射了出去。正好射中,那大雁带着箭杆惨叫着歪歪斜斜地没飞出多远就掉在了地上。围围观的人们一轰而上,见那箭杆已射进大雁胸部,大雁带着箭杆,挣扎着翻不了身。人们很容易地抓住受伤的大雁来见圣母。
圣母和大伙听了,纷纷夸赞丁冬有办法。于是抢过丁冬手里的弓箭,争抢着你也拉,他也拉,没有动物就朝大树上打,没几下箭杆的尖就被打歪了。
直在旁边细心观察人们射箭的薰己(圣母五女儿)拿过被打歪的箭杆,将一根骨针插进竹管里,刚刚好合适她放好箭杆,拉开开弓,后手手一撒,箭杆带着骨针向大树飞去,“铮”的一声,箭杆便牢牢地钉在大树上。人们跑过去一看,骨针已刺进树干。足见这弓箭的威力和骨针的坚硬。于是人们想到了用骨头磨成箭镞。并根据需要不断改进,把骨箭头磨成三棱形、圆锥形,柳叶形,都非常适用。当然骨箭头要比骨针短一些、粗一些,进一步扩大了杀伤力。
这是人类第一把弓箭的出现。
此后,那些不甘寂寞的男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制造起弓箭来。但丁冬带回来的三根粗竹杆很快便用完了。于是一些人在圣母的三儿子薰秋的带领下,自发地到南方采回许多粗壮的竹子,满足了人们制造弓箭的需要。后来人们还就地取材,用牛河梁上的榆树、柳树等裹上牛皮制成弓,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箭镞除了骨制的,人们又发明了石制的,再后来又发展为铜的、铁的,威力越来越大。不仅鸟类成了人类经常性的美餐,还可以射杀野兔、狐理、黄羊等中小型动物。如果多把弓箭齐发,狮子、老虎之类也难逃厄运。从此,薰妤族的人们外出打猎,随身除了木樺之外,又增加了弓箭。
由于野牛和兽皮绳的出现,对人类的狩猎工具、农具等带来重大改革。人们可以用皮绳将石斧、石刀、石锥等绑在木棒上,更便于远距离对付大型野兽,符猎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反过来圣母又受到儿子们的启发,也把连级皮衣的树皮绳变成兽皮绳,柔韧度、结实度更高了,兽皮衣服更加持久耐用。兽皮衣服在牛河梁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人们不再为抵御冬季的风寒而担忧了。同时,人们在茅茅棚里的野草上也铺上了大张的兽皮,比茅草更柔软、暖和、干净了。人类的生活水准大大向向前迈进了一步。
深秋,牛河梁草甸子和山涧中的水塘,水格外深邃明净。蓝天、白云和塘边的草木、黄叶、红叶、绿叶映在水塘里,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圣母沿着水塘走着,仿佛自己也在画中。她被这美丽的景致吸引了,陶醉了。就在这时,她不经意地发现塘边的一种高杆植物倒伏在水塘里,经水一泡,植物的皮已脱离了茎杆儿。她灵机一动,便顺手捞起一根,很方便地剥下了很长的皮,而且很有拉力,很容易捻成细绳。她一棵一棵地剥起来,会儿就剥下一缕。再看塘边,都长满了这种植物,但长着的却不易剥皮,强行剥下来也很难捻成绳。她终于明白了,这种植物只有放进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才能剥下皮来。于是,她解下腰中的金镖刀,砍下了很多这种植物,并把它放进水里。
此后,圣母经常到塘边走一走,看一看。大约经过二十几天时间,果然皮杆脱离了。她把这些植物捞出来晾在塘边,待稍于以后,圣母便带上一些族人前来剥皮,并捻成绳索。感觉比野牛皮更容易捻在一起,而且可以捻的很长很细。这便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和使用用“麻”作绳索,而且掌握了沤制麻类的技术。所以麻衣,是最天然、最原始的衣服材料。
有了麻,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用它来捻成粗细不等长短不同的绳索,并由指捻发展到手搓,再也不用为没有连缀衣服和捆绑东西的绳索发愁了。
但这种搓捻的速度还是很慢的,如何提高速度,圣母想到了制陶用的陶轮。那么,怎样用陶轮来代替手工搓捻呢?她进行了反复试验,她她觉得,用陶轮把麻拧在一起不成问题,问题是拧起来的麻绳是单股的,手一松又散了。得象手捻一样把两股合起来才行。
试来试去,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比校较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圆柱形的空心泥筒,中间放一根木棒,两端用木棒组成架儿,把中间木棒架起来。泥筒两端略有凸起,挡住绳索不脱落,并留出一个四口,夹住麻绳,再摇动麻匹上劲儿,待麻匹上足了劲儿,就绕在泥轮上,这样就解决了松手绳散的向题,制成了单股的麻匹。而将单股变成麻绳,要用三个同样的泥轮。将麻匹中间放在一个泥轮上,需要多长,便将两端各拴在一个泥轮上,同时摇动两端轮上劲儿,然后再三轮同时摇动,便成了两股合一的麻绳。根据这个原理,圣母精心设计了三个泥轮,经过烧制变成陶轮,不但减轻了重量,增加了结实程度,而且摇动起来更加灵活,纺绳的速度也快了。这种样式大约和后来人们用的纺绳车子差不多。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东北农村还在用这种方式加工绳子,不过已改进为木架铁摇柄了。应当说比圣母研制的陶纺轮进步、方便多了,但这种进步,尚未脱离圣母的纺绳原理,或许后来用的纺绳车子,便是从圣母时代沿袭下来而有所改进而已。但这种绳车,要比后来用作纺绵线的纺车简单笨重的多,速度也慢的多。不过直到今天偏僻的农村,纺绳子还离不开它,后来人们随地都可以买到绳索,这种纺车才オ少见了。但是,这对于五六千年以前的人们来说,应当说是一个破天荒的进步。也许这就是人类简单机械的萌芽呢。
有了这种加工绳索的简单工具,人们可以加工粗绳捆绑东西,加工细绳连缀衣物,还为此后人们用来编织麻衣提供了条件。草叶可以编织成衣服,麻绳当然要优越于草叶了。于是,女人们开始用麻绳来編织裙服。上下衣的边缘,还将麻绳散开作穗状,增加了美感。而男人们,则编成麻布片,缝制成上衣穿,甚至直接将麻布片绑敷在身上当裙服。当然那时织出的麻布,比现在的麻袋片还要粗糙很多。如果今天还有人穿麻袋片,那可能就是贫困户或疯子了,会落下笑柄或被人们所不屑。但在当时的人类,能穿上这种衣服,已经是豪华奢修品了。其历史价值并不亚今天的绫罗绸缎。也是因此,红山后人在红山书院扣猪龙度婴灵、积阴德的时候,还会给婴灵选择各类麻衣,也是表达了对女神的敬仰之情。
从此,弓箭、皮衣、麻衣成为薰妤氏族进步的三大标于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三个亮点。但勤劳智慧的薰妤氏族,并没有停止创造的脚步,她们然在不断地开创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前景。